原标题:
告知家里的老年人:路旁边的野码不能扫!
沈阳晚报、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杨硕
你是否在路旁边见过这样的场景:几个陌生人摆个放满礼物的摊子,手里拿个二维码,热心地对你说:“扫码就能领礼物。”这样的街头套路,你信任吗?
事例:公园扫个码差点丢失16万元
一日清晨,退休白叟方大爷在睡梦中被手机铃声惊醒,拿起一看,竟是银行发来的扣款信息,显现方大爷经过微信扫码付出了6笔钱,每笔均为999元,且扣款信息还在不断发来……
方大爷懵了,随即翻开微信检查状况,却发现自己的微信被人异地登录,自己登上去也一向被挤下线,所以赶忙喊来儿子报警,并当即挂失银行卡,这才保住了卡里的16万元养老钱。
本来,一天前,方大爷被公园里“免费领礼品”的吆喝声招引,所以排队收取。“工作人员”称,为推行某购物渠道,扫码注册会员便可收取抽纸两包。
方大爷发现进程繁琐,爽性把手机交给“工作人员”帮忙操作。期间,对方索要了方大爷的身份证号、电话号码等信息,并让方大爷进行了人脸辨认。
随后,方大爷拿着抽纸满足地离开了。殊不知,这一番操作,方大爷的微信已被对方悄悄登录,并注册了免密付出功用,扫码购买1000元以下产品无需输入暗码,所以才会有了最初的状况。得知本相的方大爷后悔莫及。
揭秘:“地推”引流有何玄机?
除了盗刷微信余额定,还有许多扫码送礼品活动的“地推人员”,假借“帮忙推行渠道”的名义,使用市民手机号为欺诈分子注册交际账号,或用其号码批量发送涉诈短信。
违法嫌疑人刘某(男,32岁)、徐某(女,40岁)在网上了解到“在各大网络渠道注册新账号能够获取佣钱”的信息,便开端在老城区多个老年人集合区摆摊设点,以送纸巾、面条、瓶装酒等生活用品的方法拐骗老年人集体前来咨询收取。
当有老年人上钩时,两人则会自动上前辅导乃至直接拿过手机“帮忙操作”,在当事人不知情的状况下为其实名注册各个渠道的交际账号,再把账号信息发给上线,用于施行电信网络欺诈。
现在,刘某、徐某已被公安机关采纳刑事强制措施,案子正在进一步侦查中。
警觉:
下面三种“地推”隐藏圈套
警方提示,下列这三种常见的“野码”,我们必定不能参加,不然当心成为违法的“东西人”。
圈套1:扫码送礼品
“地推”人员在街边以“扫码送礼”的方式招引路人,只需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,就能得到一个小礼品,实则施行欺诈。
圈套2:“开业大酬宾”领红包
“地推”人员以店肆新开业为由,用红包做钓饵,乃至自动帮忙操作手机,但其意图,也是注册交际账号发送涉诈短信。
圈套3:帮忙注册电子服务
“地推”人员会挑选较为偏僻的城镇,经过假造文件,称为大众注册电子服务,但实际上是为欺诈活动供给帮忙。
警方提示,随意把手机交给别人损害大,不只本身有财产受损的危险,还极易被使用成为违法爪牙,请我们转发提示爸爸妈妈,不要掉进不法分子的“圈套”。
(受访者供图)
来历:沈阳晚报